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2022-04-19 19:17:21 来源: 乌鲁木齐肿瘤 咨询医生
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占肺癌总数的80%以上,这80%中的 50%以上是腺癌,25%是鳞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临床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驱动基因”。
陕西省友谊医院 科主任张靖伟介绍,目前肺癌的治疗除了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外,最重要的就属靶向治疗了。其特点是,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不过,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靶向治疗,而必须是经过检测、筛选后有合适“驱动基因”的病人才可进行。虽然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里面有多种“驱动基因”存在,但大多数病例稀少或正处于研究中,故本篇仅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做一简介。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占肺癌总数的80%以上,这80%中的 50%以上是腺癌,25%是鳞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临床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驱动基因”。它主要存在于腺癌患者中,而鳞癌患者中偶见。国人中,有约40%的腺癌患者存在此类突变。换句话说,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只有约20%的适合这种靶向治疗。
以前,人们观察到亚洲人、腺癌、女性、不吸烟的人群中应用靶向药物治 果好,后来研究发现这类人通常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简单地说就是基因突变,正因为有了这种突变,才促成癌细胞的生长,成为癌细胞生长的驱动剂。那么,能否用药物阻断这种驱动作用呢?所以人们就用一类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药物,使其进入 作用于突变部位,达到阻断癌细胞生长消除 的目的,因为针对性强,故比喻为靶向治疗。
这类靶向药物目前有三代。第一代有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还有一种国产的叫埃克替尼(凯美纳)。对于经检测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这一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首选靶向药物作为一线治疗。对化疗后复发的,也可以二线用药。
第二代有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前期试验显示第二代有不错效果,但是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治疗一代 EGFR TKI 耐药后的临床研究却并不尽如人意。目前,阿法替尼也被推荐用于一线治疗方案。
第三代有奥希替尼(AZD9291),艾维替尼(AC0010)。选择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佳且毒性更小。 AZD9291不但可治疗有前述敏感突变的患者,而且对经过第一代药物治疗后耐药复发的患者中,且经检测有 T790M(一种新生的EGFR耐药基因)变异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达 64%。艾维替尼(AC0010)为国产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初步观察效果喜人,而且价格会更加实惠。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成为EML4-ALK复合体),作为另一驱动基因,并不多见,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 4%-7%,多出现在无/少吸烟的和年轻患者中,有很强的排他性,就是说,当它突变时,其他驱动基因往往不会发生变异。所以,无EGFR突变和 KRAS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约有33%会出现 EML4-ALK 突变。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第一代靶向药物,用于初治和经治的 ALK 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作为第二代 ALK 抑制剂,色瑞替尼(ceritinib)可初治或用于克唑替尼治疗失败的 ALK 阳性患者。其总有效率分别为 66% 和 55%。在一项临床试验里,另一新药alectinib 治疗 ALK 阳性的初治患者,总有效率可达惊人的 93.5%。
但是,靶向治疗并非一直有效,这些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耐药, 复发。另外,肺鳞癌的驱动基因发现很少,且无有效靶向药物出现。这都驱使研究者进一步探索,新的癌驱动基因正源源不断的被发现,新的靶向药物也将不断从实验走向临床。
TAG:
上一页:肺癌的分型有哪几种
下一页:肺癌的分布情况是什么
相关阅读
- 2022-05-02快速上手臂南:中国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 2022-04-19肺癌靶向治疗药应该怎么吃
- 2022-04-19肺癌靶向治疗能活几年
- 2022-04-19肺癌靶向治疗肺癌治疗药物2019新进展
- 2022-04-19肺癌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 2022-04-19肺癌靶向治疗相关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