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及其检测原理
2022-04-19 01:49:53 来源: 乌鲁木齐肿瘤 咨询医生
大肠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及其检测原理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大肠癌的进展是一个缓慢的自然病程,已经明确95%以上的大肠癌都是从大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而来,从小息肉到大息肉到重度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浸润性癌需5—10年,甚至更久。大部分大肠癌因具有明确的癌前病变而适于开展早诊断早治疗。
2015年中国癌症状况报告显示,大肠癌每年死亡人数19.1万,新发病例37.6万。大肠癌发病呈现出城市高于农村,高收入地区高于低收入地区,男性高于女性,老年人高发的特征。这与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有关,包括多食肉,少谷物,少蔬果,高蛋白,高脂肪,少纤维的不合理膳食习惯,身体活动时间和强度不够,超重肥胖增多等因素。
大肠癌的进展是一个缓慢的自然病程,已经明确95%以上的大肠癌都是从大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而来,从小息肉到大息肉到重度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浸润性癌需5—10年,甚至更久。大部分大肠癌因具有明确的癌前病变而适于开展早诊断早治疗。
结肠镜检可以直接观察到肠壁、肠腔的改变,并且可以确定 所在的位置、形状以及浸润的范围,同时可以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目前临床肠癌诊断的金标准。医生建议:超过45岁的人,都应该进行肠镜检查。结肠镜检作为肠癌早期筛查的缺点是侵入式检查,费用不低,需要术前准备,存在一定检查风险和漏检情况,患者依从性差,肠镜经验依赖性强,有研究表明肠镜筛查并不能降低右半结肠癌的发病率。此外作为早期筛查项目,在医疗资源和社会负担方面也是一个挑战。
粪便隐血试验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筛查技术,只需要受检者提供粪便,采集粪便样本检测其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判断是否发生癌变。优点是无创、安全,受检者依从性较好,缺点是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传统的大便隐血试验(gFOBT)仅能检测到30-50%的大肠癌和10-30%的癌前腺瘤;新式的免疫化学法大便隐血试验(iFOBT)能检测到50-60%的大肠癌和30%左右的癌前腺瘤。
粪便DNA检查是一种新型的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方法,通过检测粪便标本中的基因改变来达到筛查大肠癌和癌前腺瘤的目的,2016年6月该方法被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纳入美国推荐的大肠癌筛查指南之中。
TAG:
下一页:低分化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相关阅读
- 2022-04-27SABCS2013:双膦酸盐辅助化疗可改善乳腺癌生存
- 2022-04-19预防大肠癌的食物和简单方法
- 2022-04-19预防大肠癌应多喝牛奶
- 2022-04-19预防大肠癌先要管好嘴99的人不知道
- 2022-04-19长期便秘易致大肠癌原因有三点
- 2022-04-19醋能预防大肠癌什么人更容易患大肠癌